2月18日,由大連市政協委員陳黎媛擔任總經理的中環潔環境有限公司,與大連市城管局、環衛協會共同舉行“政企齊心共阻疫情、愛心守護環衛家人”防疫物資捐贈儀式。看到市內四區環衛主管部門現場領走口罩、消毒粉和護目鏡,并分發到全市環衛工人手里,陳黎媛才算松了口氣。
“疫情爆發后,‘白衣天使’紛紛沖上一線,人稱‘馬路天使’的環衛工人也一步沒有落下。”陳黎媛說,盡管無法居家隔離、切斷與外界的聯系,但環衛工人仍然日夜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甚至加大保潔頻次,全力保持城市環境整潔、遏制疫情蔓延、守好“環衛防線”。
“他們也是這場戰‘疫’中的橙色‘逆行者’。”陳黎媛更為擔憂的是,不少擔負關鍵區域環衛任務的工人,每天需要清運具有感染風險的垃圾、處置廢棄污染口罩、“消殺”垃圾收集容器等,特別是其中多數人年歲較大,屬于易感群體,給疫情防控提出了更嚴的要求,也帶來更高的難度和更大的風險。
然而,由于需求多、消耗量大,加之市場供需矛盾突出,環衛工人防護物資頻頻亮起“紅燈”,令陳黎媛越發“心急火燎”。作為大連市政協唯一一位來自環衛戰線的委員,她的第一反應是:積極履行責任和義務,盡己所能守護好環衛工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1月24日除夕這天,陳黎媛走街串巷,親臨作業現場察看環衛工人防護保障情況。目睹大家時刻暴露在風險之中,而防護物資庫存已所剩無幾,她當即以個人名義捐出10萬元用于為其購置防護用品,并于當天組織召開公司高層緊急電話會議,成立疫情防控指揮中心,大年初一便啟動了疫情防控部署、防護物資籌措等一系列工作,上上下下集中突出的一個字就是:“急”!
陳黎媛還有另外兩個身份: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執行副會長、大連市環衛協會會長。“加上政協委員,三個‘頭銜’分量都不輕,危難當頭,絕不能徒有虛名。”職責使然,陳黎媛的義舉需要輻射更大的 “面”。
中環潔旗下23個項目遍布全國10省17市,2萬余名環衛工人所需的防護物資不是小數目。身為總經理,陳黎媛對自己“承諾”在先,同時向部屬下達了一道“死命令”:“疫情當前,環衛作業不能停,環衛工人的防護保障更加不能停!”她要求大家調動一切資源,把能買到的口罩、手套、防護服、消毒液等全部買下來,以最快的速度為奮戰在一線的環衛工人備足“護甲”。
“雷厲風行”帶來了“高效率”。到2月12日,中環潔總部僅口罩就已集中調配60多萬只,加上各項目自籌和社會各界支援,可以保障17個項目城市2萬多名環衛工人約40天的使用量。
為切實做到“有備無患”,陳黎媛“多管齊下”,早在1月27日就牽頭發起了“守護環衛人”防護物資募集行動,得到了長江商學院EMBA35期一班、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住建部環衛司的大力支持。募集信息上線僅5個小時,就完成了首批104.18萬元募捐。
不僅如此,1月28日,由公司13名志愿者組成的需求組、資金組、采購組成員即與全國846家廠家取得聯系,確定供貨廠商14家,可采購物資包括乳膠手套、護目鏡、防護服等。1月29日中午,訂單全部敲定,隨后分批匯集到河北滄州集散地,根據各地需求和物流情況陸續發放,受益者涵蓋湖北、北京、遼寧、黑龍江、貴州等14省、40多個單位的數萬名一線環衛工人。
“各界別委員要結合自身職責,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和廣泛聯系群眾的優勢,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在陳黎媛腦海里,大連市政協2月3日發出《致全體政協委員的倡議書》中的這段話,恰是擺在自己面前的一道特殊時期“必答題”。
陳黎媛深諳“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的道理,在將視線瞄向全國范圍的同時,還須臾不忘回報家鄉父老鄉親。緊急籌集20000只口罩、2.5噸消毒粉和300個護目鏡,及時緩解大連市中山、西崗、沙河口、甘井子四區數千名環衛工人之急需,便是其中的一個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