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新理念、新技術推動城市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10月19日,在深圳召開的“2023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年會”上,中環潔董事、總經理,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執行副會長陳黎媛以“互信 共識 共治 創新推動環衛服務現代化”為題,面對參會的行業管理者、專家、企業家、從業者,就如何通過科技創新激發模式創新,更好地推動環衛服務現代化給出了中環潔的答案。
一、高質量發展的方向
陳黎媛表示,過去幾年,行業經歷了種種考驗,在創新和探索實踐中砥礪前行。行業規模持續增長,科技進步助力行業數字化、綠色化、裝備化發展。政府客戶對服務內容需求更加豐富、對精細化管理和規范化作業的要求更加嚴格,居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環衛業務向綜合一體化的城鄉公共服務領域升級趨勢愈發清晰,“城市管家”等創新服務模式應運而生,對行業企業的服務能力和服務品質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二十大以來,智慧、低碳、普惠、韌性,正成為城市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與此同時,政府財政支出壓力加大,日益注重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有效性和精準性,如何發揮科技創新的力量,讓政府所花的每一分錢都更加可見、可控,財政資金使用的有效性得到充分、客觀、精準的評價,成為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
二、科技創新激發模式創新
陳黎媛提到,科技創新不僅可以在比如專業車輛的功能、性能、或是信息化建設等最基礎、最直接的領域推動行業進步,更應關注到的是,科技正在催生出新的服務模式、合作模式、經營模式和監管模式?!盎バ?共識 共治”這六個字,其實也是在分析和解讀,怎樣通過科技創新激發模式創新,更好地推動環衛現代化,真正的“城市管家”應當管什么、怎么管。首先是建立“互信”,也就是通過先進的數字化管理體系,政府和企業之間根據監管要求建立數據共享接口,供需雙方信息交互透明量化,讓財政所花的每一分錢都可見、可控;然后是借助先進的AI圖像識別和積塵檢測等技術,形成更加客觀、實時、全面、精準的質量標準,達成質量評價“共識”;最后是通過數據分析精準定位和預判污染源,推動城市環境治理從事后被動作業向事前主動預防轉型升級,政企協同共治。行業從過去的管干一體到管干分離,再到現在逐漸步入共建共治共享,應當以“管家思維”為理念,通過“管家模式”與政府建立紐帶關系,通過技術創新不斷優化作業、監管、考核,通過頂層設計、生態協同和數字化工具,發揮城市資源/資產的最優配置,為社會創造新的價值、為居民提供優質服務,成為政府市政公共服務的管家,政府公共資產經營的助手,政府城市發展的伙伴。
大會同期,中環潔集團信息管理中心總監王偉出席“科技創新助力環衛運營服務現代化”的分論壇,并發表主題演講:數字化助力企業打造環衛高質量管理體系。從“城市環衛質量解讀及面臨的困境、全面質量管理體系、數字化質量管理體系、環境質量管理模式升級”等方面做了分析解讀,并帶來了中環潔的實踐經驗,受到與會嘉賓的高度認可。
中環潔副總經理方樺出席了大會的沙發論壇,就科技創新如何影響和改變環衛作業現代化運營發表觀點評論,對未來城市環境治理的底層邏輯與科技推動改變環衛作業模式做了詳細闡述。
鵬城風起,潮涌東方!相約金秋共收獲,擘畫藍圖向未來,中環潔愿與全國環衛人一起,共同創新行業發展新思路,開啟環衛服務現代化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