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網址: http://www.jjckb.cn/2023-10/26/c_1310747420.htm
近日,中國工會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召開,全國各地近2000名代表共商工運發展大計。在內蒙古代表團當中,一道橙色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內蒙古代表團代表,呼和浩特中環潔環衛服務有限公司一線工作者許卉。
為“青山”換“橙衣”
1977年出生的許卉進入環衛行業并沒有很久。1998年參加工作,她先是在呼和浩特一家水泥生產企業工作了20年。
“水泥廠屬于高污染、高耗能企業,又地處大青山地區,為了響應國家建設生態屏障的號召,保護大青山地區生態環境,水泥廠就關停了。”許卉說。
呼和浩特,蒙語意為“青色的城”,據傳因蒙古族俺答汗建城時使用的是大青山的石頭而得名。為了保護這座“母親山”的生態環境,許卉工作了20年的水泥廠關停。
“我也比較幸運,正好2018年4月中環潔公司中標了呼和浩特環衛項目,6月我就應聘進入了項目組。”她說道。
為了大青山的生態環境,許卉脫下穿了20年的“工裝”;如今為了呼和浩特的城市環境,她又穿上了一身“橙衣”,滿懷激情再次出發,開始了人生第二次“奮斗”。
初入中環潔項目組,許卉從事的是行政崗位。但由于當時項目組剛剛接手呼和浩特市的環衛工作,急需熟悉當地情況、了解蒙古族生活習慣的人員參與一線工作。身為呼市本地人,又是蒙古族的許卉主動請纓,披上“橙衣”,調去環衛一線崗位。
以“橙衣”護“青城”
在一線工作中,許卉發揮了“不怕臟,不怕累”的精神,處處“帶頭沖”,事事“主動上”。2020年,呼和浩特市率先倡導實行綠色除雪。在實行綠色除雪的第一年,就遭遇了呼市十年來最大降雪量。為確保實現“以雪為令,雪中路通,雪停路暢”的目標,許卉帶領清掃隊晝夜奮戰在除雪一線,順利保障春節前道路暢通,出色完成冬季綠色清雪除冰任務。
許卉回憶:“其實呼市每年也就是降一場中雪,但那年冬天下了三場中雪一場大雪,加之又是實行綠色除雪的第一年,很多設備還沒有到位,整整一個冬天我們都奮戰在除雪第一線。很多人臉上生了凍瘡,又被口罩給磨爛了。”
即便這樣,許卉和眾多一線環衛工人也沒有退縮,繼續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中環潔呼和浩特項目組也第一時間調運物資、安排醫療,保障一線工人的身體健康;同時多方協調補充掃雪設備,減輕工人勞動強度。
經歷了這一場“大考”的許卉,積累了豐富的除雪作業經驗。她表示,現在公司已經配齊了所有機械設備,除雪作業已經轉變成“機械為主,人工為輔”的模式,勞動強度大幅度降低,勞動效率大幅度提高。
著“橙衣”提建言
工作中,許卉嚴于律己、以身作則,以“城市管理像繡花一樣精細”的高標準嚴要求,加大清掃保潔考核的自檢自查力度,出色完成轄區內日常環境保潔和突發事件的處理工作,大幅提升了人居環境衛生質量,得到市、區兩級環衛部門的高度認可。
生活中,許卉關心體貼同事,主動幫助困難職工渡過生活難關,是大家工作上的排頭兵、生活上的主心骨。多年來,她積極參與中環潔呼和浩特公司的工會工作,為困難職工建檔立卡、聯系社會救助資源、幫助家人就業,切實解決了困難職工的生活問題,穩定了環衛隊伍。
憑借優異的工會工作成績,許卉成為中國工會十八大內蒙古代表團代表。她選擇身穿一線環衛工人的工作服,以“橙衣”表誠意,為環衛工人發聲,為工會建設獻策。
“我是一個普通的環衛工人,就是要為一線環衛工人發聲,守護家園的整潔和美麗。”許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