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環衛事業法治化、專業化、綠色化、智慧化發展,加快行業相關技術的發展與應用,11月2日-3日,由全國市長研修學院(住房城鄉建設部干部學院)主辦的“2023環衛行業高質量發展(成都)研討會”在四川成都召開。研討會以“共話環衛創新發展格局·共建城市現代治理體系”為主題,來自全國各地的環衛相關部門負責人、行業及高校專家、行業企業代表等匯聚一堂,圍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和生態文明建設、智慧環衛平臺建設、環衛事業高質量發展、市容環衛執法監管、固體廢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相關技術,尤其是新技術等展開交流探討,分享不同地區的典型案例,交流各地的經驗做法,促進環衛事業創新發展。中環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方樺受邀出席大會,并以“互信 共識 共治,創新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為題進行了演講。
環衛行業是改善人居環境、促進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領域,二十大以來,“智慧、低碳、普惠、韌性”正成為城市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對此,方樺提出決定環衛高質量發展的三個關鍵詞:一體化、裝備化、智慧化。近幾年,隨著環衛一體化項目在全國各地密集落地,傳統環衛業務的深度和廣度得到延伸,一體化模式有利于企業以城市管家的身份有效形成規模效應,從全產業鏈的角度降低作業成本、提質提效。對于政府而言有利于明確責任主體,提高監督效率。方樺表示,綠色化的高科技裝備與數字化智慧管理平臺結合,不但加速推動了行業的轉型與升級,而且在政企之間形成透明長效的溝通機制。
城市管家如何加速推進城市公共空間一體化管理,科技創新是重點,科技在推動行業進步的同時也催生出新的服務模式、合作模式、經營模式和監管模式。方樺表示,一個城市真正的空間管理在于體系與模式的建設,“互信、共識、共治”其實就是在分析和解讀怎樣通過科技創新激發模式創新,更好地推動環衛現代化。通過先進的數字化管理體系,建立數據共享接口,讓財政所花的每一分錢都可見、可控,使供需雙方信息交互透明量化建立“互信”;借助先進的AI圖像識別和積塵檢測等技術,形成更加客觀、實時、全面、精準的質量標準,達成雙方對于質量評價的“共識”;通過數據分析精準定位和預判污染源,推動城市環境治理從事后被動作業向事前主動預防轉型升級,文明勸導、協同共治。
最后,方樺以中環潔寧波、鶴山等項目的數字化建設運營與管理模式為例,闡述了居民、政府、企業三者間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的底層邏輯。他提到,環衛行業從過去的管干一體到管干分離,再到現在逐漸步入共建共治共享,我們要通過“管家模式”與政府建立紐帶關系,通過技術創新不斷優化作業、提升質量,通過頂層設計、生態協同和數字化工具,發揮城市資源、資產的最優配置,為社會創造新的價值、為居民提供優質服務,成為政府市政公共服務的管家、公共資產經營的助手、城市發展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