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中央黨校《學習時報》以“為環衛‘一把掃’插上數智翅膀”為題,對中環潔服務廣東省鶴山市環衛市場化改革項目兩年來取得的明顯成效及運營管理創新做了詳盡報道。
積極擁抱數字化發展新機遇,不斷探索數智時代下科技賦能的新業態、新模式、新路徑,不僅是政府的目標,也是中環潔多年來堅持通過數字化建設推動公司發展、實現服務質效升級的目標。中環潔自身在項目管理運行中又做了哪些具體的數字化落地應用,如何以“智”促“治”提效率······《學習時報》在本文中均給出了答案。
(原文網址:https://paper.cntheory.com/html/2023-12/18/nbs.D110000xxsb_A8.htm)
為環衛“一把掃”插上數智翅膀
廣東鶴山市環衛市場一體化及數字化治理創新顯成效
“剛柔并濟、攻守兼備、巧用寸勁、借力打力、以弱勝強……”描述的是詠春拳,一套積極精簡、科學與人工巧妙結合的智慧拳術,可快速制敵、獲得勝利。在被譽為“詠春故里”的著名僑鄉廣東江門鶴山市,山、林、水鄉眾景兼備,華僑、廣府、客家文化匯集交融,作為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詠春拳早已融入鶴山人的血液之中,成為鶴山力與魂的象征,不僅習練者眾,且其精髓已深入這座珠三角腹地小城文化傳播、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廣東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開局之年,旨在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向著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邁進。在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的同時,推動縣城公共服務設施提標擴面、環境基礎設施提級擴能,建設宜居宜業的美鄉村,持續優化提升城鄉人居環境也是被一再強調的重點工程。鶴山在今年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推動“數字政府”縣域治理、提升中心城區發展能級、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處理全覆蓋、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全力打造綠美鶴山再提具體措施,并以習武立身的精神全力推動落實。
打好借力拳
以“督”促“干”除弊端
“道路潔凈空氣清爽、街面市場井然有序,我沒事就喜歡出來走走嘍。”李阿婆愜意自述的正是如今的鶴山市。舉目遠望、滿眼青翠;漫步街頭、一步一景,在沙坪城區走上一圈,街道干凈整潔、花圃郁郁蔥蔥,讓人神清氣爽。自2022年沙坪城區及周邊農村區域開始實施環衛服務市場化作業以來,城鄉環境有了很大的改觀,不但“遠景”美如畫,“近景”亦宜人。
早在2019年開始,鶴山市沙坪城區及周邊農村區域就實施了環境衛生 “一把掃”工程,將沙坪街道15個行政村、鎮南工業城及雅瑤鎮石湖石田村的環境衛生工作納入城市管理,“一把掃”的實施,在推動環境衛生工作向好發展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環衛工作面廣、工作內容繁多,人員隊伍龐大,在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過程中,管理體制不暢、作業質量不均衡、作業模式落后等問題逐漸暴露,直接或間接造成了工作效率偏低、管理體制和手段難以適應城市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鶴山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長李建中說。
引入第三方專業環衛公司,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改革城市環衛運營管理模式,可以有效解決城市管理部門、環衛管理部門“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的尷尬問題,將城市環衛作業的具體業務推向專業市場,政府則通過公開透明的市場化手段做好監督工作,借助外力解決原有環衛工作存在的弊端,提升專業化水平。2022年,鶴山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正式引入專業城鄉環境公共服務運營商中環潔,成立鶴山中環潔環境服務有限公司,全面負責沙坪城區及周邊農村區域環衛運營管理工作。
活交出去了,干得好不好需要認真檢查落實,為此鶴山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特制定《鶴山市沙坪城區及周邊農村區域環衛服務市場化作業項目服務質量考核制度》,由鶴山市市政環衛管理所具體負責考核作業成效。現場量分考評每月組織8次,綜合量分考評每月考評一次,對照項目技術要求和項目考評細則進行打分,由指定工作組負責。作為環衛作業質量和考核的領導,鶴山市市政環衛管理所副所長馮江培每周組織考核組成員對作業的質量進行兩次抽查檢查,并按照現場情況進行打分。“檢查分為日常監督和專項檢查,最后得到的分數將作為考核標準。”馮江培說,考核組的成員有環衛所的成員,也有創文辦、街道辦的工作人員,以及人大代表、街道辦的工作人員,確保了考核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考核很嚴格,但我們對自己的管理和專業很有信心,智慧化平臺快速調度并規劃科學作業線路,效率有保障;機械化加人工組合開展精細作業,質量有保證。”鶴山中環潔項目負責人張林認為,高標準的考核會幫助企業在更短的時間彌補短板快速成長。
“中環潔進場為鶴山環衛工作翻開了新的篇章,城市管理水平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城鄉環境有了較明顯的改善,這也讓我們對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充滿了信心。”李建中對于環衛市場化改革近兩年來的成果予以肯定。
打好組合拳
以“機”替“人”提質量
鶴山街頭在悄悄變美,一臺臺裝扮統一、功能各異的環衛作業車輛也成為一景。“我每天早晨都會經過人民路、中山路,近兩年來經常看見霧炮車、灑水車在街頭緩慢駛過精細作業,還有許多環衛工人用高壓水槍沖洗街邊的人行道,連地磚縫隙都沖洗得非常干凈。”市民賴琴芳說。
每天上午9時許,鶴山主城區沙坪一帶便逐漸熱鬧起來,早掃結束后的環衛作業也迎來了精細化階段,鶴山中環潔掃保所長呂海茵開始調度工人開著高壓沖洗車上路。“只需要打開高壓水槍輕輕一沖,馬路上的頑漬、灰塵都能輕松消除。”呂海茵協助工人拿著高壓水槍,對準地上的污漬沖洗,不一會紅色的地磚便露出真容。“自從搭配了這些新型設備,質量和作業效率都得到大大提升,以前幾個小時的活現在不到一小時就能保質保量完成。”隨著機械化設備的到來,清潔作業變得簡單而輕松。
升級環衛作業裝備、改進作業模式是中環潔亮相鶴山后做的第一件事。“為了盡快讓市民親身體驗新模式帶來的新變化,我們第一年就新投入霧炮車、多功能高壓沖洗車、吸樹葉機、吹風機等各類機械化或電動化設備200多臺,優化作業和管理模式,針對城區主干道,利用大型機械化備加大清掃、灑水、除塵作業強度;對于公園廣場、背街小巷、城市家具、人行步道和垃圾點位,則增加了一批多功能小型設備來輔助人工作業,全方位推進精細化作業,大小結合、優勢互補使得主次干道很快就實現了路見本色。”對于進場后充分發揮各類機械化保潔設備“沖、刷、吸、掃”聯合作業所取得的成果,張林認為達到了政府要求以及公司制定的快速提質、大幅降低環衛工工作強度的短期目標。
“現在街道干凈多了,特別是道路標線、斑馬線一夜之間變得清晰可見,不是親眼所見還以為重新鋪了馬路。”林濃熾是鶴山的老環衛人,一路參與見證了當地的環衛改革變遷,對于今日的城鄉新貌,有最深的體會。
機械為主,人工為輔,在鶴山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的領導下,中環潔持續開展多種環衛機械聯合作業、動態巡回保潔機制,推進環衛作業精細化管理,全面開啟環衛作業新模式。鶴山市市政環衛管理所所長黃志文表示,環衛作業機械化是體現城市現代化治理水平的一項基本內容,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以人為本、建設和諧社會的具體措施。提高環衛作業機械化水平是減輕工人作業強度、降低安全風險、提高作業效率和質量、提升城市品位的希望所在,也是環衛現代化發展的根本出路。當然有了專業的武器,還要練就專業專注專心的基本內功才能真正提升作業質量,中環潔打出的環衛組合拳沒有花架子,而是展示出真正的“繡花功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打好智慧拳
以“智”促“治”提效率
在國家全面進入建設數字中國、城市公共服務精細化管理的新階段,鶴山在年初的政府報告中就完善智慧環衛管理平臺、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提出明確要求。積極擁抱數字化發展新機遇,不斷探索數智時代下科技賦能的新業態、新模式、新路徑不僅是政府的目標,也是中環潔多年來堅持通過數字化建設推動公司發展、實現服務質效升級的目標。2023年8月,中環潔科技公司最新的數字化產品《城市公共服務質量監管》的發布會選擇在智慧環衛系統應用更成熟的鶴山舉行,首次對外展示了環衛行業融合數智能力、創新城市公共服務的新思路與新成果。
伴隨著各式現代化裝備亮相街頭,中環潔自主研發的智慧環衛運營管理平臺也同步搭建投入運營管理中,并積極融入鶴山市公共服務數字化管理體系,通過“整合一盤棋,智能一張網,運營一體化,共建一座城”的模式助力鶴山實現智慧城市高效治理與運營,推動鶴山環衛產業向數字化轉型。
在鶴山中環潔數字運營調度指揮大廳,運營負責人金曉波日常的大部分工作時間都是在這里度過,他緊盯大屏查看智慧環衛MES管理平臺上車輛行駛的軌跡、人員清掃的進度。“通過平臺,我們就能實時了解作業的情況,既能更好地調配清掃車輛和人員,實現作業優化,又能督促工人固化作業模式提升效率。”金曉波說,智慧平臺具有人員、車輛自動監管、定位、實時追蹤、軌跡回放、軌跡速度異常管理等功能,可將車輛定位等相關信息在管轄區域圖上直觀展示,同時可根據車輛的油耗、作業時間、垃圾數量、運行軌跡等進行數據源分析,以此來進行車輛和人員的調配、優化作業路線及頻次等,有了這個平臺,繁雜的城市環境衛生管理變得井井有條,潔凈度也得到提升。
“數字化對于企業來說大大提升了作業及管理的效率,不僅全過程能夠看得見,質量也能管得住。對于政府監管一方來說,同樣可以通過這個共享平臺實現作業質量的隨時監督并給予效率的評價,在透明的作業體系內和企業之間形成互信、達成共識共治的理想合作目標。鶴山項目是公司對環衛系統數字技術與城市公共服務數智融合發展的一個示范,中環潔將緊抓城市管理智慧發展的機遇,著力打造數字技術與城市服務融合發展。”中環潔主管數字化建設的副總經理方樺在發布會上向與會嘉賓介紹。
“鶴山環衛市場化改革后,中環潔將其先進的管理理念、數字化技術與鶴山市原有的‘一把掃’管理模式相結合,科學配置智慧環衛平臺,使得智慧環衛平臺能夠更加貼近鶴山市環衛工作實際,同時為政府提供了更加科學的監管依據。”李建中對于中環潔利用數字化在鶴山打出的這套智慧拳并取得的成果予以充分肯定。
打好先手拳
以“勸”代“罰”顯文明
用積塵負荷走航監測技術為城市進行全域污染畫像,通過智慧環衛系統進行多層級聯動,對作業計劃數據、作業資源配置數據、作業完成率數據等進行分析找出環衛作業管理的薄弱點,形成針對性作業計劃及工藝調整……《城市公共服務質量監管》是中環潔結合多年行業一線運營管理經驗,從數字化1.0到3.0持續精進、不斷創新的成果匯報,新產品通過對城市道路潔凈度進行走航監測統計建立科學的公共空間環境質量標準;通過行業首創積塵檢測+AI識別客觀量化質量標準,對黑點問題進行溯源分析,找出非環衛作業管理的問題,成立城市文明勸導隊伍,實現網格化精細化管理,力爭從源頭解決環境污染……
身著藍色統一制式服裝、胸前佩戴執法記錄儀、兩人一組機動快捷出行,針對違規占道、流動擺攤、違法建筑、亂停亂放、牛皮癬、違規廣告、工地揚塵、渣土車沿街撒漏、破壞綠地景觀城市家具等人為環境污染及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作為執法黃燈心平靜氣、參與糾錯,在柔情中化解城市治理中的一道道頑疾,同時幫扶行動不便的老人過馬路、引導上下學的孩子安全出行……2022年伊始,這支特殊的城市管理輕騎兵甫一亮相便為鶴山帶來更多的柔聲細語和溫情幫扶,通過對作業區域進行不間斷巡查為各作業隊建立溝通渠道,為保證作業質量再添有力支撐;為城市文明建設保駕護航,成為基層社會治理重要的一部分,在引導廣大市民文明出行、文明生活的同時,機動參與社區居民幫扶、搶險救災、臺風防控等公共服務。
“巧打先手拳,通過積塵檢測+AI識別技術結合文明勸導將可能發生的環境污染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推動行業從被動事后環衛作業向主動事前預防的環境治理轉型。”中環潔運營安管中心總監王毅說,作為創新社會治理和加強社區自治的有效渠道,文明勸導正在以中環潔城市管家服務的一種全新模式融入數字環衛的血液之中。
認真貫徹落實鶴山市委十三屆五次全會精神,為全力爭創全國工業百強縣,爭當廣東縣域高質量發展排頭兵,需抓好“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一體推進強縣富鎮興村,力爭用五年時間推動鶴山市鎮村面貌發生顯著變化。當前,正值鶴山市全力創文創衛的關鍵時期,環境衛生作為城市底色和“臉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鶴山市副市長李海權說:“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過去一年多時間,中環潔不僅為鶴山城區的保潔層面做出了一定成績,同時在項目一進場就成立黨支部,充分發揮企業社會責任,在黨建引領下積極投身臺風防控等城市應急、創文創衛等城市建設方面的工作,同樣作出了突出貢獻,得到了群眾和各級領導的認可。”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在鶴山城區,環衛市場化后的清掃保潔、垃圾收轉運、應急保障、智慧環衛、文明勸導等在數字化驅動下得到全面升級,同時創新型城市公共服務“小蜂家分類驛站”也已建立運營,為政府提出的“高顏值宜居城市”、“無廢城市”提供實施全生命周期、系統運營的細化解決方案;在城中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同樣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企業正在瞄準城中村保潔難點、盯住垃圾清運關鍵點,將資源投到位、硬傷改到位,變短板為優勢,實現城中村環境品質持續向好。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架,功在不舍。”堅持不懈提升城市品質,加強市容環境衛生,不僅是鶴山市政府的重要工作,也是得民心、順民意的好事實事。李海權表示,下一步,鶴山將持續提升環衛數字化管理水平,搭建好環衛數字化管理體系,融入并促進全市公共服務數字化管理,形成“一張網”、“一盤棋”,確保環境衛生質量繼續提升,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新期待,全力構建大美和諧幸福鶴山、智慧鶴山、宜居鶴山。
“詠”字中"永"的筆畫:點、橫、折、豎、勾、挑、撇、捺,暗藏著詠春拳的拳理與招法,一招一式精益求精,剛柔并濟,快速靈活,求質見效。這樣的精髓也將繼續賦予鶴山城市管理靈魂,讓城市管理的繡花功夫武出新銳與智慧。